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陈冬冬的故事之成长创业商机自立—大学生为何卖包子

点击:935


陈东东的父亲是一位生意人,有二十多年的从商经历。从小受父亲影响,陈东东对商机有着天然“嗅觉”。

上高二时,学校规定校内商店的电池定价2.5元一块,许多学生为了就近购买,并不太在意多花点钱。陈东东却觉得这是个商机,他用零花钱在校外以1.7元的价格买了一批电池,在学校里摆地摊,以2元的价格卖出。就这样,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那一年他16岁。

上大学时,陈东东已经有了很强的自立意识。卖爆米花、卖衣服、做校园代理……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摸索,大二那年,陈东东在学校旁边开了一间奶茶店。学校对学生自主创业也大力支持,免去了房租,陈东东一个人独立经营,做得很成功。从此,他也成了学生创业典型,几次被校方邀请做大学生创业演讲。凭借这间小店,陈东东每月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不用再向家里要钱。

大四时,陈东东一次去大连看女朋友。在一家包子铺吃饭时,包子的味道给陈冬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陈冬冬和女朋友又去了那家包子店。但此次他们不是去买包子,而是去 包子。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