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中国最大最耀眼“草根”民企沙钢集团董事长。
沙钢的前身,只是沙洲县供销社所办一家轧棉花厂的附属车间,是个地道的土法熔炼废钢铁的小作坊,当时周边地区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小炼铁厂。
1984年4月21日,38岁的沈文荣从老厂长手里接过这个小企业的重担。
那时,沙钢的产品有小圆钢、小螺纹钢、小角钢和窗框钢,产品比较分散。改革开放初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奋力解决几十年积压下来的住房紧张问题,市场上最缺的是高质量的窗框钢。这种钢材断面复杂,工艺难度较大。在对市场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后,沈文荣果断抓住机遇,全力扩大窗框钢生产。
沈文荣同时明白,企业没有优势便意味着危机,要解决危机,关键要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他大胆决策:收拢五指,捏成拳头,( )人力物力财力,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上规模、上档次!为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沈文荣通过多方努力,安排沙钢人分期分批到上海、东北的老牌钢厂去学习求教,并引进专业科技人才和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