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王安石的故事之成长思维交际抗挫营销:百姓受灾缘何哄抬米价

点击:1011


王安石(1082~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阴雨绵绵,从3月一直下到9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127个县。米价由此接连上涨。

到了10月,米价就由原来的每石400文涨到了1500文,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江南各州府官员一面向朝廷请求援助,一面强力抑制米价惩办奸商。

但在东南沿海,一个当时叫鄞县的偏远小县里(现在的宁波),却有一个很另类的县令,不但不抑制米价,反而发出公文,以政府的名义硬性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这位大胆的县令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王安石。

因为米价太贵,不少人家只好举家食粥。一时间,宁波境内民怨沸腾。当地的米商们则欢呼雀跃,发了大财,他们纷纷知趣地给王安石送来金银。对此,王安石来者不拒,一一收下。

当时,由于陕西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已经赈济了多年,如今国库空虚,对江南的雨灾一时无力救助。到了第二年3月,江南市面上几乎已经无米可卖。黑市上,米价出到5000文一石,还常常有价无市。大量饥民开始涌现,一时哀鸿遍野。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宁波境内却米粮充足。

原来,全国各地的商人听说宁波米价高昂,有利可图,纷纷把米贩到宁波,致使宁波并不缺粮。再加上,王安石把米商送给他的金银救济给贫困的老百姓,当地没有出现饥民。

不但如此,到了后来,宁波的米粮由于越积越多,渐渐( ),米商们只好降价销售,米价竟然慢慢降到了1500文一石。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