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益丰(1981~),台湾云林口湖渔类生产合作社负责人,2009年度台湾十大神农奖最年轻得主,“台湾鲷王子”。 
	
 
	王益丰祖上很早就从福建来到台湾,并落户台中云林。从王益丰的祖父时代起王家就开始养台湾鲷,也就是罗非鱼。 
	当时,一条鱼上只有取下的两片生鱼片有价值。王益丰从台湾大叶大学食品科技系毕业回乡后,朝提升养殖渔业附加价值的方向努力,打开了世界冷冻生鲜鱼片市场。王益丰“台湾鲷王子”之名,不胫而走。 
	在谈到处理鱼鳞时,王益丰讲,自己常常为了台湾鲷切取鱼肉后留下的皮、鳞等“下脚品”感到苦恼,因为这些废料只能丢弃,要不就是烘干、碾碎制成低廉的鱼饲料。而且,若不小心让小鱼鳞粘黏在皮肤上而没有立刻清洗掉,隔几天后鱼鳞便真的“黏”在身上。当时老一辈人说这是“鱼鳞刺”,虽没有什么伤害却不雅。王益丰就纳闷,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从研究中发现,原来鱼鳞中含有( )的胶原蛋白成分,和皮肤非常容易融合。王益丰就想,如果能萃取出胶原蛋白,不仅可以废物回收、减少污染,更能创造高倍数价值:台湾鲷下脚品料制成鱼饲料后,每公斤巿价约15元;但同样重量的胶原蛋白,每公斤市价则高达40万元,身价一翻超过两万倍,可谓“粪土变黄金”。
	
		为了寻求技术突破,王益丰历经了不断的尝试、失败、研究,终于以酵素、微生物方式萃取成功。
	
	
		如今,一条台湾鲷在王益丰的工厂里已经可以分解成用途不同的十余种产品,比如鱼头可以提供给餐饮店作为鱼头火锅原料;鱼眼可抽取玻尿酸,主要用于医疗和美容两大领域;鱼骨可加工成浓缩鱼汤,提供给坐月子人群;去骨后的鱼内腹可做蒲烧鲷,代替价格较高的蒲烧鳗;鱼尾可做成鲷鱼尾鱼翅;鱼皮可做皮带、皮鞋和鱼皮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