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兴华高中时有位同学,这几年开饭店成了富甲一方的企业家。 
	从北京打工回来,这位同学怀里揣着17万元钱,想在刘兴华生活的城市开一家饭店,让刘兴华帮着选址。 
	在刘兴华住的这一条街,恰巧有一家门店要转让,而这条街上正好没有一家饭店,刘兴华便兴冲冲地把这情况告诉了他。谁知,这位同学偏偏相中一街之隔的另一家要转让的饭店,那里的饭店一家紧挨一家。 
	没过多久,同学的饭店开业;刘兴华相中的那家门店也挂上了“又一村”的新招牌。 
	意外的是,“又一村”开业不到三个月,就贴出了转让的告示。之后那个门店又换过许多招牌,但都没逃脱倒闭的厄运。最后,此门店被一家名叫“头上功夫”的( )屋所代替,生意才开始兴隆。相反,刘兴华同学的饭店早已经越来越红火。  
	刘兴华问这位同学为什么。“成功的地方才会有更多成功。”同学告诉刘兴华,在他打过工的北京中关村,虽然寸土寸金,但生产计算机及配件产品的厂家或经销商,无不把地区总部选在这里。因为这里已经形成区位优势,几乎成了计算机的代名词,对消费者自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开饭店也是这样,只有越是饭店集中的地方,客流量也就越多,越容易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