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杨洪谦离开了旅行社,投入到了陌生的养殖行业。
最初,杨洪谦在菏泽城郊租了两个塑料大棚作为鸡舍。一次性购买了3000只左右鸡苗,每天都很辛苦。然而,努力与成功却从来不是轻易可以画上等号的。
“之前一度认为养殖很简单,喂它们饲料、给它们水喝就行了。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并不低。”杨洪谦说,虽然养鸡之前,看了不少书和资料,但理论和实际操作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经验、技术的匮乏,再加上对市场前景的了解不够,10万元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两手空空“逃”回老家后,杨洪谦依然痴心不改。他回想起自己在做( )的几年里,发现现代人青睐原生态、无公害的食品,在饮食等方面追寻返璞(pú)归真。“在崂山,农家乐饭店里,一只山林散养的小跑鸡,居然能卖到上百元,还供不应求。”萌生养殖无公害生态笨鸡想法后,杨洪谦决定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