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时,徐莉和男友凑了8万元开了家鱼火锅店。
徐莉的经营方式叫“一切跟着感觉走”:从店面选择、装修、到正式营业,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结果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怎么经营,钱已花掉大半。由于前期贪图房租便宜,店面选择很偏僻,人流量很少,顾客自然就少,生意做得冷冷清清;再加上不善于经营管理,招聘的2个服务员也都先后辞职,几个月下来,经营每况愈下。不得已,徐莉选择了关门。
债务还清并攒下了一定积蓄后,徐莉继续创业,依旧做鱼火锅。坚持做鱼火锅,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多方权衡考量而决定的。如神农尝百草一样,徐莉跑遍了成都、重庆、宜宾等地,只为尝到一种让味蕾兴奋的鱼馐(xiū),而这,在四川的一家休闲农庄实现了。学艺完后,徐莉很快又将虾火锅的精髓收入囊中。
通过一个月的选址,徐莉最终将火锅店开在一家酒店的一楼。初设门店,这个只有70平米的小火锅店还未冠以响亮的名字,但鱼和虾交融的高汤浓香,已提早将附近消费者的( )觉唤醒;而店里的10张桌子,在营业期间,从未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