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汪海,是个穷孩子。当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才60元,而其他同学基本都在200元左右。但真正刺激他的一件事发生在2000年。
那年外公病逝,料理外后事时,他吃惊地发现,外公外婆一辈子的财产竟然才有600元。在外公去世前的几天里,老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有一次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外婆:我那件衬衫里还有10元钱,不要忘记了。“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贫穷。”汪海说。
那时,很早去深圳工作的哥哥在电话里对汪海提到了当时最热门的电子商务。当时,他所在的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并没有和互联网相关的课程,整个合肥市也只有三家网吧,汪海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仅仅是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交易,但怎么交易,他的大脑里是一片空白。
2000年下半年,汪海尝试着通过朋友的信用卡,花了十几美元买到一个国际域名,花了300元买了一台二手的286电脑,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网站——“中国营销网”,开始做起代理网络域名(即网站地址)的生意。
几个月后,一位上海的客户通过EMAIL找到了他,这位大二学生尽量让自己在回信中表现得老练和成熟,最后做成了第一笔生意。“那个网络域名我买来是80元,卖出去是88 元,挣了8元钱。”当时,提供这类服务的企业(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