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郜少乾和同学在毕业前聚餐时,看到一家包子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便萌生出卖包子的想法。
“卖包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比较低端的行业,而且不太注意卫生状况。”郜少乾说,他想卖包子改变现在的状况。他把想法告诉同学,并询问是否愿意跟他合伙卖包子。郜少乾说,很多同学认为卖包子不会有前途,而且又苦又累,都拒绝了他,只有同宿舍的三个人决定同他一起卖包子。
从此,四个小伙子开始为卖包子做准备,他们去大街小巷考察,看包子店的选址、统计人流量等,同时也尝了不下60家包子店的包子,总结本地人喜欢吃什么馅的包子,并品尝味道,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后来,郜少乾在亲戚的介绍下去天津跟一个做包子不错的师傅学习。
2014年11月底,四个人在翟营大街租住的房子附近的一个便民市场,找了一个12平方米的门脸房,四人凑了1万元左右,又置办了和面机、压面机、操作台、蒸箱等设备,大学生包子店便开张了。
“本着良心,希望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天然的食材,还原包子最原始的味道”的宣传语贴在包子店的设备上。郜少乾说,这是他们开店的宗旨,“每天都用新鲜的蔬菜,精心挑选的肉来包包子”。
但刚开始并没有想象的顺利。虽有明确分工,但很累,各种问题不断,生意也并不是很好,有时也会沮丧,但大家相互鼓励:“既然已经开始了,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两个月后,终于有了改观:包子味道越来越好,馅的种类越来越( )。慢慢地,买包子的人每天都排起长队,很多单位还开始订员工餐,有的家庭聚会时会打电话订上几十个包子。
渐渐地每天包子供不应求,他们便开始琢磨开分店。今年5月,他们在裕华路上开了第二家店,从开业起顾客就开始排起长队买包子。6月开了第三家店。期间有人找他们谈加盟,目前还有三家加盟店。现在,每个店每天能卖4000个包子,三个直营店日营业收入近万元。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