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杨师傅的故事之创业劳动交际—为何不做房地产做烧饼

点击:871


2009年,杨师傅决定做做餐饮小本生意,于是就在市区的一个弄堂里开了一家早餐店,杨师傅做烧饼,他老婆炸油条。此后8年,杨师傅的青春就耗在了面团和烤炉里。

杨师傅做烧饼,从零基础入行,受到吃货们的追捧,还一度成为“网红”,现在每天要卖三四百个。一个烧饼卖3元,一根油条卖2元,店里还卖包子、馒头、馄饨、豆浆、福建羹……70平方米的小店,7个人轮流招呼,还忙得晕头转向。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杨师傅说,刨除成本,至少有3万元。

说起自己做的烧饼,杨师傅还是挺骄傲的。从进货、和面、调味,再到火候、时间的把控,他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终抓住了一群顾客的。和普通的烧饼不同的是,杨师傅烧饼的葱用料十足,薄薄的一层夹在饼间,其鲜嫩的口感与香脆的饼皮对比鲜明……每天,杨师傅的烧饼炉子前,都是等饼出炉的人,饼等人来买的情况少之又少。

杨师傅说,他店里的食材,用不起市场上最好的,但都是自己家里人也都在吃的。“包子里的蔬菜,是批发市场里的中等货;炸油条的油一个早上换两次,是大豆油而不是棕榈油;添加剂都是符合食用标准的,烧饼里不放添加剂。大家来我店里吃就是信任我。砸  招牌的事不能做的。”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