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东龄,京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京信通信初创时,霍东龄抓住跨国公司的弱点,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使京信通信的业务迅速提升。
但新困难随之而来: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信行业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邮电部撤销,成立信息产业部,并将具体业务剥离,分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四大运营商。在剧烈变革之下,相关建设和采购业务都放缓,甚至暂停。这对提供设备的企业影响巨大,许多企业转行,“弃船上岸”。
逢此巨变,霍东龄保持冷静。经过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市场停顿是暂时的,未来将蕴含更大商机。他( )发展速度,决定“厚积薄发,打好基础”。就在行业巨变的那两年,京信通信练好内功,认真做了三件事:一是在全国布局销售网点和技术网点,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市场,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二是加强研发。1998年8月,“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站”在京信总部正式成立。同时,京信还聘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知名专家指导科研工作。三是建立一系列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