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霍东龄的故事之成长创业劳动兴趣—下乡青年为何要学习

点击:577


霍东龄,京信通信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霍东龄出生于1956年。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要经历贫苦和各种磨砺不说,还很难接受正常的中小学教育。1971年,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的初中毕业生霍东龄,作为“知识青年”,由广州七中派到海南岛下乡插队。

到海南下乡的第二个月,霍东龄跟两个人去打井。井的直径足有三四米,三个人累得够呛qiàng)。下午,领队在上面问:“你们谁能算算,这个井要打多深才够我们全队的人喝水?”霍东龄自然不会计算,还是一起下井、被监督改造的一个右派予以回答。

即使是打井、种庄稼这样的事也需要知识,而自己是多么无知啊!下乡插队的第三个月,霍东龄托亲友给他寄来了中学课本及其它书籍,开始勤奋自学。在那个“知识无用”的年代里,霍东龄白天做工,晚上在煤油灯下苦读。日复一日,这种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的日子,他坚持了六年。

应当说,霍东龄的人生起点与别人差不多,唯一的一点差别,就是他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开始了自学。而这种日复一日的自学,让他和别人的差别一点点地积累起来,拉得越来越大——插队六年后的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霍东龄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

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学习变得尤为可贵。每天早晨6点半,同学们都自觉起床锻炼身体、早读学习。霍东龄更是 电影、 电视、 娱乐”,全心投入。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