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亚洲首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50年,李嘉诚辞去所在塑胶厂经理的职位,筹资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正当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有一天,李嘉诚突然接到了一张退货单。原来,由于订单太多,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随之而来的退货更是越来越多,残次品堆满了仓库。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料商和银行那边也纷纷上门索要货款或是催要贷款。李嘉诚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该不该接受退货。
一天,李嘉诚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母亲庄碧琴夫人给他倒了杯茶,而后讲了一个故事:潮州城外的开元寺中,有个住持叫云寂和尚。当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后,住持把两个弟子叫过来,分别交给他们一袋谷种去播种,说到了秋天谁收获得多就当主持。可是,到了秋天,一个扛着谷子来了,另一个却两手空空。然而,就是这个种不出谷子的弟子却当了主持——因为,住持给他们的种子是煮(zhǔ)过的。
母亲讲完后,对李嘉诚说:“为人与经商一样的道理,讲究的是‘诚信’两个字。”李嘉诚听了后,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李嘉诚召集员工开会,向大家说明目前的困境,承认自己决策的失误,要与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后,李嘉诚又奔走到经销商中间,向他们道了歉,接受他们的全部退货。接着,李嘉诚把原料商和银行职员请进工厂,向他们说明情况,要他们相信自己绝不会赖账,而的确是产品积压太多,希望他们给自己时间还帐,并且说自己已经有了办法处理这些积压的残次品。李嘉诚说:“货是这样的,富人不买,平民会给孩子买,如果你们宽限一个月,我肯定会将货款还清的。”李嘉诚的诚心终于打动了对方。
然后,李嘉诚将残次货品分类,并且打上了( )字样,一类卖给旧货店和次品商店;一类上街推销,走街串巷叫卖。当工薪家庭看到这些残次品后,因为便宜,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就这样,李嘉诚将出售所得一部分还了银行,一部分给了原料商,顺利渡过了残次品危机,并建立了良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