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亚洲首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为躲避战乱而外逃的香港人又回到了家乡。这时,香港百废待兴,经济欣欣向荣。
一天,在钟表店工作的李嘉诚在报纸上发现了一条信息:由于香港人逐月增加,人们对五金的需求量在逐渐加大。李嘉诚立即意识到五金行业将更有前途,假如办一个五金厂,一定能够发财。
但是,李嘉诚一个打工仔,一无资金,二无经验,是办不起五金厂的。于是,李嘉诚辞去了在钟表店的工作,跳槽到一家普通的五金厂做了一名推销员——办不起五金厂,但从事跟五金有关的行业是可以的。
这一年,李嘉诚17岁。
然而,正当李嘉诚在五金店的业务蒸蒸日上时,他却跳槽到了一家塑料制品厂,开始推销塑料桶。
李嘉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发现一种新兴的塑料桶比铁桶的功能好,而且价格( )。也就是说,塑料行业将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