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国是山东平邑县农民,每年秋收后,他拉着碎磨机走村串户(此一,要走出去),为农户磨糠(kāng)。
贾庆国发现,由于许多农户收获的花生秧、地瓜秧量很大,磨一年的糠就能用两三年,大量的秧子堆放在村头、路旁,或烂掉或烧掉。
贾庆国看着很心疼(此二,要有节俭意识),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秧子充分利用起来呢?
一天,贾庆国看电视(此三,要探听消息)的时候,发现外地的( )业很发达,便有了主意。贾庆国就想能不能把当地的糠卖出去。
于是,贾庆国与外地几家养殖场联系(此四,要付诸行动),以每公斤0.28元的低价,把农户的秧子成垛(duò)买下,根据买方要求磨成粗糠,打成标准包,而后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卖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