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旅游学校毕业时,吴波并没急着找工作,而是背上背包,一个人到南通旅游去了。
“我只想做我自己喜欢的。”吴波说。
在逛商场时,柜台里热卖的韩国产卡片勾起了吴波的灵感:在学校时,逢年过节,她自制贺卡就受到同学老师的欢迎。“为什么我的贺卡不能卖呢?”
于是,吴波一个人跑到城郊结合部,租了农民养牛的泥巴房,而后用几根树枝、一把野花把土泥屋装饰成了小花园。
房东被她的开心所感染,不但免收她的“房租”,还主动提供了自行车、台灯、桌子等用品。
就这样,吴波开始了创业——她买来剪刀、彩纸、尺子、胶水等,一夜功夫做了十几张样卡。
第二天,当吴波把样卡放在南通最大的王府井商场业务部桌上时,工作人员都对她极富创意的贺卡爱不释手。
可是贺卡上柜销售,要租用柜台。吴波却不想多花钱,又想有新意,就把蓝花床单做成了挂袋,再捡来两根树枝撑住——一个很有创意的“( )柜台”诞生了。这个柜台让商场管理者赞赏不已,并“网开一面”,没有勉强她交纳柜台费。
随后,吴波利用几个通宵和60元的创业费,做出了200张贺卡。
一周内,吴波的贺卡给自己换来1200元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南通所有大型商场全有吴波的贺卡,特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