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张志剑的故事之创业创造学习—教授农场主为什么要收餐厨垃圾

点击:710


张志剑,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环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长昆虫农场农场主。


虽然靠近交通要道,位于杭州余杭崇贤街道运河路边的一个小农场农场特别宁静,不绝于耳的是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农场的鸟特别多,还不怕人,原因是这里有鸟充足的食物来源:虫子。虫子哪儿来的?秘密就藏在农场中央鸟儿扎堆的温室大棚里。

大棚一共13个,是用来处理垃圾的地方。第一个大棚里,有一台漏斗形设备,附近村里保洁员送来的垃圾倒进去以后,要经过粉碎、搅拌,添加益生菌发酵一晚上,就可以变成适合虫卵孵化、生长的昆虫“口粮”了。

从第二个大棚开始,就是虫子转化与分解的区域。棚内地面是一排养殖槽,槽里铺着一层经过处理的餐厨垃圾,看起来有点像泥土。用铲子拨动一下这层“土”,就会出现蠕动的白色小虫,密密麻麻。这些幼虫,就是分解餐厨垃圾的法宝,名字叫黑水虻。经历12-14天分解,餐厨垃圾里油腻的成分和氮、磷等物质,基本被幼虫吸收。幼虫期间,农场的黑水虻靠吃餐厨垃圾长大。它们长得胖胖的,排泄物能制成绿色有机肥,即虻粪有机肥。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幼虫和有机肥分离。操作很简单,工人把带有大量幼虫的餐厨有机肥原料摊在筛网上,畏光的幼虫就会很自觉地往有机肥原料里钻,从筛子漏到下层容器里,分离得干干净净。

  农场里,种油菜花和枇杷树的地,施的是黑水虻转化餐厨垃圾后的虻粪有机肥。农场还把有机肥送给附近居民,大家用它来种月季,开花特别多。而农场的土鸡和鱼虾,吃的是黑水虻幼虫。10吨餐厨垃圾,可以养殖收获1.21.5吨黑水虻幼虫,同时产生2-3吨虻粪有机肥。3吨鲜虫烘干成1吨虫干,它富含抗菌肽、多糖、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等成分,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投喂鱼虾、鸡鸭以及狗猫宠物。

捡垃圾能年入数 万?张教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18年,昆虫农场帮助崇贤街道消化了3000多吨餐厨垃圾,黑水虻虫干卖到每吨1万多元,有机肥每吨400-500元。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