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chán)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是老师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但有一点是谁都佩服的:洛宁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里名列前茅。
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还发现另一件更为奇怪的事情,就是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
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不管是学生们,还是老师,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终于,洛宁口袋里的秘密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
那一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强行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难倒是身形瘦小、体弱无力的洛宁,想通过背石头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几个孩子回过神来,便哈哈嘲笑洛宁。
其实,洛宁背石头并非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而是另有原因。
六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除了洗衣做饭,还要上山砍柴再到集市上去卖,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突然有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从此,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做家务,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
一天,洛宁的母亲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由于担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可是,洛宁的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
后来,洛宁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 )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