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小站的故事之交际批评安全—消灭肇事者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点击:735


1968年9月24日傍晚时分,一辆长途列车缓缓驶来,即将进入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站。

但就在这一刻,司机突然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是停车还是继续前行,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谁想刚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倏地飞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可恶!司机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这绝对是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顿时惊恐得目瞪口呆——成千上万只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撞进机车,疯狂地蜇刺他的脸脖子手臂……顷刻间,司机裸露在外的皮肤上,都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复仇的蜜蜂司机疼痛难忍,视线里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五节车厢被颠覆,三百多名旅客非死即伤。一直是个籍籍无名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趟列车从此经过。而在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蜜蜂死亡时会散放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蜂群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然而,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茂密杂树全部砍伐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捣毁沿线树丛里的全部蜂巢,喷洒农药,剿灭蜂群,永绝隐患……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件事,慢慢地也便搁置下来。

就在瓦腊纳西车祸发生后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 播撒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外的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引导了过去,连蜂巢也搬了家。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