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玄奘的故事之抗挫责任学习成长—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不朽

点击:1143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世界和平使者,“中华民族的脊梁”。

公元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了一位印度来的法师,从他那里获悉印度的戒贤法师知识广博,尤其对大乘佛经颇有研究。与法师告别时,望着那渐没于茫茫汉人群的身影,玄奘心想:既然人家能这么远来中国,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印度求经?

一个”字,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公元627年,玄奘开始舍身求法,西行取经。说其“舍身”,是因为玄奘是在未经皇帝允许的情况下,“逃出长安”的,一路上,除了面对艰难险阻外,还要背负违抗朝廷之命的罪名,面临被捉拿的危险。然而,玄奘还是上路了。

进入莫贺延碛后,玄奘一个人牵着那匹健而知道”的老赤瘦马在茫茫大漠中踽踽而行。

一天,玄奘不慎将水袋打翻,等他扑到水袋跟前,水却已经全部在沙子中化为轻烟。没有了水,他万念俱焚——“千里之资,一朝斯馨。”懊丧之中,玄奘准备东返——他知道在没水的情况下再往前走,就是直接走向死亡。但他转念又想“我先前发愿,若不到天竺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拨转马头,口念观音,继续西行。就这样,在燥热难耐的沙漠中,玄奘走了五天四夜。其间人马皆无滴水粘喉。

第五天,玄奘和那匹马双双跌倒在沙漠中。也许那匹马真“健而知道”,当玄奘半夜被冷风吹醒后,发现它已站起来,像是得到了很好的歇息。那匹老赤瘦马凭着本能带着玄奘一直往前走去。天亮的时候,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在眼前出现了,前而一片绿草地,旁边有一池塘。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