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958年,第一次听到了农业“八字宪法”(水、土、肥、种、密、保、工、管),袁隆平并不知道这是毛泽东说的,以为是农业部定的。
“光是这八个字可能不行,少了一个字,还应当加一个字——‘时’,农作物讲究一个‘时’,不按农时,就违背了规律。”袁隆平脱口而出。同事说:“这是毛主席说的。”袁隆平再次脱口而出:“毛主席不是学农的。”
不曾想,有个运动积极分子听到了,立刻记下时间地点及“恶攻”内容,打了小报告。好在那句“毛主席不是学农的”,她没听见!但即使如此,教育批判的分量也够袁隆平受的了。
这句招祸的话像一柄剑一样悬在他的头顶。“文革”一到,“运动积极分子”立刻提供炮弹。单位里也设了牛棚,组建了劳改队,袁隆平要蹲的牛棚“棚长”是他的同事。当时,工作组还让“棚长”腾点地方出来,搭个铺,替袁隆平准备一个名牌,挂到床边,等袁隆平报到。
当时,袁隆平认为这一回在劫难逃了,工作组要把他送进牛鬼蛇神小队。意外的是,这一天工作组长找他谈的是试验田的事,只字没提“八字宪法少了一个字”,并告诉他可以不到牛棚报到。这对袁隆平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喜讯了,更何况还可以弄他的杂交水稻,第二天他挑着担子,哼着小调,往试验田送肥去了。
“棚长”释放后,问袁隆平何以逃过这一劫,袁隆平也蒙在鼓里。袁隆平后来问原先的工作组长才知道,就在要把他送进去的前一天,“上头”来了一份“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要求对袁隆平的( )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