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劲松,著名律师,2004年构建经济和谐十大受尊崇人物,2005中国法制新闻人物、2005年度十大法制人物提名,2006中国十大消费维权人物,2008年中国魅力人物“公义之魅”。
那一年,郝劲松在火车餐车上买了一瓶水,要发票。列车员都笑了“火车自古没有发票”。他于是起诉铁道部,国家税务总局……最终,郝劲松打赢了这场官司。然而,很多人以为他会和铁路结下梁子。但他说他乘车时,乘务长会亲自端来饭菜,问他:“发票你现在要还是吃完再说?”
以下是央视记者柴静对他的采访(摘录):
郝劲松: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象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地改变。
柴静:钱数这么小,很多人觉得失去它并不可惜。
郝劲松: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的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柴静: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
郝劲松:看看罗莎·帕克斯,整个世界为之改变(帕克斯,美国黑人女裁缝,美国第一个拒绝给白人让座的黑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五十年后,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
柴静: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郝劲松:公民。
柴静:公民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郝劲松: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这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柴静:你靠什么赢得尊重?
郝劲松:靠我为了自己权利所做的( )。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只是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