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1955~),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莫言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加之六岁上学,年龄比同学小,母亲给他穿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 
	教莫言语文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也是班主任。张老师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一瞪眼,莫言就想小便。有一次张老师在课堂上训莫言,莫言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张老师随后到莫言家去做家访,建议莫言的母亲给孩子缝上裤裆。莫言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果,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莫言解手时不好解开,常尿到裤子里,出了不少笑话。 
	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莫言,结果出丑( )多了。比如,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莫言的腰带没系好,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还有,莫言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莫言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总之,在莫言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 
	好在莫言小时候喜欢看闲书,什么《封神演义》《水浒传》等看得不少,所以写作能力就比别的学生强。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莫言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莫言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张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 
	此后,莫言的腰带和裤裆问题,再也不是问题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别人刮目相看,不再嘲笑了;另一方面是变得自信了,腰带渐渐学会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