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0-1999),原名肖秉乾、萧炳乾,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
1936年,萧乾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他都非常热情。
一次,《文艺副刊》发表了杨绛的作品。当时杨绛已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深造了。这笔发不出的稿费应当如何处理?
按惯例,报社应当将这笔钱存留,等作者回国后再发。萧乾却在获悉杨绛在英国的地址后,做了分外的事——将稿费兑换成外汇,悉数寄往英国。
1983年,萧乾搬到北京复兴门定居。当他听说钱钟书夫妇住在南沙沟,相距不远,便怀着仰慕之情去拜访这两位几十年未见的老相识。
萧乾来到钱家,是钱钟书开的门。见到萧乾前来,他竟然躬下身子热情相迎,对里屋的杨绛说:“恩人来了。”夫妇二人将萧乾奉为上宾,端茶倒水,好不殷勤。这一番礼遇让萧乾很纳闷,可他没敢多问。
一天,萧乾与钱钟书小酌,借着酒力,他忍不住问:“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欠,为何总称我为(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