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捡麦穗的故事之交际爱心抗挫分享—地角的庄稼为何不收割

点击:1082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莫言讲了一个捡麦穗故事: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法国大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也讲了一个捡麦穗的故事: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田里弯腰捡麦穗。远处是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麦垛,还有装车的农夫。

《圣经》中也讲过一个捡麦穗的故事:路得在丈夫去世后,和婆婆一起回到伯利恒。因为没有钱,路得便以捡麦穗为生养活婆婆——在伯利恒,捡麦穗是穷人的权利。因为摩西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有些人会挨饿,于是规定收割后的庄稼要让穷人去拾。

不但如此,在以色列,每当收割庄稼的时候,靠路边的庄稼地角处都会留出一部分不收割——留给穷困的路人享用

无独有偶。韩国北部的乡村有很多柿子园,每到金秋时节,总有些熟透的柿子被留在枝头不被采摘——留给J享用。

比较而言,法国的三个农妇和路得要比莫言母亲幸运得多,因为他们没有被驱赶,可以安心捡麦穗。以色列穷困的路人和韩国北部的J则更是幸福,因为他们可以“不劳而获”。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