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斯特娜夫人受卡尔·威特的教育启发,形成了她的自然教育理论,她教育自己3岁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写出了诗歌和散文,4岁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能运用8国语言,9岁进入大学。她提出,早教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
有一次,维尼夫雷特生病了。
虽然维尼夫雷特是第一次听到“打针”这个词,但她看到忙碌的大夫在摆弄针头和药品,又见我神情紧张,心里就开始发紧,最后终于控制不住,“哇”地大哭起来。当大夫把注射器扎下去后,维尼夫雷特哭得更厉害了。
看到女儿这样,我突然想到,也许正是因为看见了我担忧的神情,女儿认为这是件很严重的事,才会害怕。我想,如果女儿连打针都害怕的话,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呢?想到这里,我也开始为自己当时的紧张而感到脸红。因此,在给维尼夫雷特打第二针的时候,我改变了态度。
第二天,大夫按约定来到了我们家。维尼夫雷特一见大夫走进来,就立刻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不出来。我只好把大夫带到她的房间里。这一次,我决定冷静地和女儿说这件事情。
我非常平静地对她说:“维尼夫雷特,打针其实没什么可怕的。你昨天刚打过,不是吗?并没有什么呀!”
“可是我怕疼……疼……”维尼夫雷特还是不肯配合。
“没什么好害怕的,妈妈小时候打过无数次的针,现在不也好好的吗?再说,为了治病,那一点点疼算什么呢?别忘了,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啊!”
一听到我夸奖她是个勇敢的人,维尼夫雷特顿时忘记了害怕,很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这一次,女儿不仅没有哭,还和大夫聊上了。
我通过这件事情发现,很多时候锻炼孩子的勇气,往往是对( )勇气的一个考验。如果父母本身就对困难或是危险感到害怕,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有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