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美国著名学者斯特娜夫人受卡尔·威特的教育启发,形成了她的自然教育理论,她教育自己3岁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写出了诗歌和散文,4岁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能运用8国语言,9岁进入大学。她提出,早教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
一次,我和维尼夫雷特去加勒比海度假。乘客里,有一家人吸引了我的视线。
那是一对夫妇带着4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4个孩子当中有个女孩的腿是瘸的,而且瘸得很厉害。他们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并不是因为这个女孩的残疾,而是这个女孩背上那个硕大的旅行包。
我很奇怪女孩的一家人都在,却没有人过去帮她。维尼夫雷特也注意到了那个女孩,她满怀同情地拉住我的衣角求我说:“妈妈,你看那位姐姐多可怜呀!我们去帮帮她,好吗?”我确实很想过去帮他,但女孩那自信的神情阻止了我。尽管她背着一个大背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很吃力,但她脸上带着愉快的微笑,丝毫没有埋怨与沮丧。她满怀自信地走在最前头,还不时兴奋地回过头去招呼身后打闹的三个兄弟,俨然一副有威信的大姐模样。我于是对维尼夫雷特说:“维尼夫雷特,你是个好孩子,好孩子应该有同情心。不过你看,那位姐姐并不需要我们帮忙。”后来,我发现那个女孩是最有活力的孩子,她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残疾人,完全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在船上走来走去,为自己和家人办理所有的事务。
看到女孩这样优秀,我特地去找她的父母做了一次谈话。他们告诉我:“一个有残疾的孩子,由于身体有缺陷,很容易产生自怜心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如果家人再对她特别照顾,只会使她的这些感觉更强烈,对自己更没有信心。如果孩子带着这种心态长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残疾,心理残疾同样是难以痊愈的。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放手让女儿自己照顾自己。因为我们都不可能陪她一辈子,我们不希望将来女儿离开了我们之后不能自立。现在,看到她已经变成了这么能干的孩子,我们都为她感到骄傲。”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发现一个家庭的可贵并不是过分地呵护孩子,而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给孩子过多的照顾不仅会使孩子失去锻炼和进步的机会,还会使孩子因为缺乏能力,而失去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开始反思,并决定不再谨小慎微地呵护女儿,放手让她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但是,由于维尼夫雷特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帮助,每天早上,维尼夫雷特依旧会躺在床上,等着我来帮她穿衣服,我告诉她,必须自己穿,否则就一直躺在床上好了。我让她自己系鞋带,她总也系不好,于是就撒着娇让我帮她。我没有过去帮她,而是告诉她不穿好鞋子就别想出去玩。
那段时间,维尼夫雷特过得很不好,很多事她都做不好,她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心里十分自责,因为是我的失误造成女儿如今这样艰难。可是,我更加坚定了培养维尼夫雷特独立生活能力的决心。每当女儿因为缺乏自信而哭着不肯做事的时候,我就用那个残疾女孩的事来鼓励她说:“维尼夫雷特,你要有信心,你想想看,我们在船上遇到的小姐姐那么能干,难道你不想和她一样能干吗?”“想是想,可是我觉得我太笨了!”维尼夫雷特哭着说。“不,维尼夫雷特,你怎么会笨呢?那个小姐姐腿有毛病都能把事情做好,你也一定能做好。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 )会做好的。”“我真能做好吗?”维尼夫雷特还是有点怀疑。“当然,妈妈相信你!别动不动就哭,你见过小姐姐哭吗?”“没有,她总是笑。”“对呀,你也要像她那样自信才好。”“妈妈你说得对,小姐姐的腿有病还那么能干,我一定也能像她那样把事情做好。”维尼夫雷特听了我的话,停止了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