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斯特娜夫人受卡尔·威特的教育启发,形成了她的自然教育理论,她教育自己3岁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写出了诗歌和散文,4岁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能运用8国语言,9岁进入大学。她提出,早教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
一天夜里,米尔斯丽特太太因为有事很晚才回家。
刚一进门,儿子卡夫特就笑着跑过去,兴奋地告诉她说:“妈妈,我写的一篇关于小动物生活习性的文章在报纸上登出来啦!”就在这时,她发现儿子因为着急把喂猫碗打翻了,食物撒了一地。她当时特别疲倦,一见这个情景,顿时就火了。她瞪了儿子一眼,生气地说道:“知道了。还说什么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猫的碗都被你打翻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看看你的房间,像个狗窝似的……”
听了她的话,卡夫特的笑容顿时不见了,兴味索然地去收拾那只打翻的碗,并开始垂头丧气地整理房间。看到儿子大失所望的样子,米尔斯丽特才意识到自己太冷漠了,可又拉不下脸来道歉。米尔斯丽特太太说,儿子从那以后就不大理她了。
我认为,卡夫特之所以不大理自己的母亲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他心里一定会这样想:我有那么高兴的事,你都不愿意和我交流,那平时就更不想和我说话了,我才不会自讨没趣。
我们都知道,父母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也可以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需要父母一天到晚陪着。但是,他们时刻关心着一件事,那就是父母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爱自己。不论有多忙,父母应该给孩子必要的关注,( )孩子“纠缠”父母的时候。
维尼夫雷特小的时候,无论她说的是学习上的事还是玩耍方面的事,只要是她乐意表达的东西,我都会认真地倾听,并会鼓励她说下去,从不敷衍她的问题和所说的事。女儿因此特别喜欢向我和她父亲讲述自己的事。那时候,每当晚饭之后,我们一家人就会一起出去散步。女儿总是兴奋地讲述她每一天的进步,讲她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遇到节假日的时候,我们还会带女儿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