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1820—1903),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实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文学奖候选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其作品《教育论》是教育史上的经典名作,而其最有名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该书问世百年来,广泛作为学校和家长教科书,成功培养无数孩子。
小镇上唯一的一家孤儿院,院长平时和我的关系很好,我们常常一起聊天。他非常高兴我对院里的小孩进行研究。
院长说孤儿院里的小孩得了一种怪病,就是饮食不思,目光呆滞,不爱玩也不爱闹,还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院长很担心,便在镇上请来了奥尼尔大夫,可是就连大夫也感到无能为力。院长感到很揪心,这时候他想到了我,叫我来看看有没有方法改变这些孩子的状况。
我对孩子们整整观察了一下午,对于他们这种状况也感到很心疼。我发现他们的沉闷主要是因为没有父母的呵护。孩子失去父母的呵护就如同阳台上的菊花,长期无人给它浇水就渐渐地枯萎了。因此我便请来一些十几岁的女孩子,试图改变这种沉闷的状况。女孩子们和孩子们欢笑、玩闹,拥抱、爱抚并亲吻着孩子们。这些女孩子下午的时候就来孤儿院和孩子们玩,周末还玩得更久。
女孩们的到来让孤儿院里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在孩子们看来,这些姐姐就像是他们的亲人,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过了一阵子,因此一个个渐渐活跃起来!他们在院子里奔跑、欢快地跳跃,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孩子们吃得也很多,体质也变好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院长感到非常好奇,就问我:“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呢?你那么快就能让孩子们不再沉闷,变得建康快乐,这简直让人有点儿难以置信!”
我说:“《圣经》上有一则故事是爸爸追着儿子跑,爸爸非常想搂住自己的儿子亲吻……”
院长明白了,接着又问道:“那么这些孩子得的是什么病呢?”
我说:“这种病叫作( )饥饿。( )饥饿不是靠食物就能满足的,需要关爱他们的人来亲吻、拥抱和爱抚他们,这样的心理需求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孩子们就会智力下降,逐渐变得呆板,甚至会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