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1820—1903年),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实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文学奖候选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其作品《教育论》是教育史上的经典名作,而其最有名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该书问世百年来,广泛作为学校和家长教科书,成功培养无数孩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孩子,父母没受过多少教育,老师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然而他们却常常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并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是什么?他们身上流淌的力量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是情感的动力,是爱的力量。
小斯宾塞10岁那年的一天夜里,雨下得很大,一个人捎信告诉我说,我的父亲病得很严重,需要从德比买些药给他治病。那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我二话不说,赶紧去买好药打算连夜送回乡下去。从德比到我父亲住的地方大概有20多英里,这时已经没有马车,天一直下着很大的雨。小斯宾塞一定要和我一起去,他脸上坚决严肃的表情让我无法拒绝,于是,我们很快出发了。
雨下得越来越急,风一阵阵吹来,雨点密密地打在我们的脸上,时不时还有闪电划过夜空,将路面和四周的田野照得如白昼一样。小斯宾塞紧张地抓着我的手,不时用另一只小手抹去顺着头发流下的雨水,眼睛睁得大大的。路上泥泞不堪,四周一片漆黑。我手中的小马灯只能照到很小的一段路面。
我们就这样艰难地走着,大约走了一半路程时,路边出现了一户人家,我觉得小斯宾塞已经太累了,于是提议我们到那里躲会雨,休息一会儿。但小斯宾塞却执拗地说:“我们还是赶快走吧,去晚了可能就耽误爷爷治病了。”我听了孩子的话,心里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动,于是我们继续在风雨里马不停蹄地赶路。当我和小斯宾塞最后把药送到时,小斯宾塞已经疲惫得站不稳脚了。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小斯宾塞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就是“( )好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