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央视著名主持人。
据董卿讲述,自己在上海出生,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7岁被父母接到工作地安徽。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
但让幼年董卿最难受的是,父亲命令她每天不许多照镜子。“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董卿说,有时候她抖小机灵,下楼以后就找个门洞躲着,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喘着气跑回家,假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跑完了”。
上了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我那时候各种零工都干过,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董卿说,那时候,爸爸在当地报社当副总编,一到放假就给他的朋友打电话:“我女儿放假了,去你那儿打工,不要钱。”对方也不好意思收免费工,就一天给一块钱。“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当时,董卿觉得特别委屈。不过,好在爸爸特意到宾馆看了她。董卿见到父亲一下就哭了起来,说太累了,不干了。父亲摸了摸董卿的头,说:“( )一下”。
最让董卿心理上难以接受的,是爸爸对自己永远都不满意。“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