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前几天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 
	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他们却开始犹豫,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 
	他们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 
	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 )的人格魅力在( )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