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丹,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姥姥给我的印象极深。
姥爷去世时,姥姥还不到40岁。那么年轻的一个女人, 拖儿带女,何其艰难!当时就有人说,张家少奶奶这么年轻,人又漂亮,一定会改嫁。姥姥本姓董,但她自己去警察局把名字改成“张君佐”,以此明志——为了这半世恩爱,一定替丈夫把孩子拉扯大。
那时候我妈妈才12 岁,是老大。别人说,张先生留下这笔抚恤金,把大丫头养到十五六,就让她干活去吧,剩下的好供男孩上学。姥姥说,那么做对不起我先生,这笔抚恤金儿女都得用。在当时这简直是种妄想。姥爷原来是做电信工作的,他一过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姥姥,白天教人读书写字,夜里整夜做针线活,靠这些收入支撑这个家,抚恤金一分也不动。那时女孩都不念书,我妈却能上大学,特别不易!
姥姥对我妈妈说,你要上什么大学妈都供着你。我妈说她想学医,她的想法是,家里要是有个学医的,爸爸不应该那么早就走。周围所有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医学院学习时间长,花费又贵,一个丫头,你供她学医,她弟弟以后怎么念书?姥姥却说,我丫头有志气,我供得起!
我妈是原辅仁大学毕业的,为了省下每分钱,实验室的青蛙她从来不用,自己去后海捕青蛙来做实验。我妈、我姨她们穿的鞋都是( )做的,都不出去买鞋。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