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幼儿园的故事之交际批评责任—怎样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点击:697


美国老师树立规则的方式很不同。

首先,他们对规则高度重视。我在美国公立小学二年级实习时,班主任老师前几周完全没有上什么“正课”,但是,花了很多时间“立规矩”。例如,全班练习在楼道里怎么走,练到没有人东张西望、发出怪声;老师发出一个口号,每个人必须放下手头的一切活动,安静地注视老师;学生起身离开座位时,练习如何又轻又稳地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

其次,身教胜于言传。对于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美国老师会亲身示范,讲解每一个细节。比如,一位老师曾经用整堂时间教孩子怎么用转笔刀、怎么削铅笔、以及铅笔削到什么地步是合适的;另一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反复示范如何礼貌地请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请你把沙拉递给我好吗?谢谢你!”

第三,树立规则的同时,美国老师非常注意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目的和背后的道理。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为要保证教室整洁有序,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活动;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赶快擦干净,否则别人踩到会滑倒;自习时要保持安静,说话可能打扰其他同学;打喷嚏要把头埋进手肘,否则会传染给他人……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老师会带领他们讨论“我们的班级需要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这样做,孩子不仅懂得了规则的“合理性”,更因为规则出于他们自身,在执行时也更自觉

第四,违反了规则,必须承担相应后果“后果”(  )“惩罚”,是做错了的事情的自然结果或弥补行为。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要挨饿;乱丢乱放玩具找不到,后果就是没的玩;圆圈时间circle time,也叫小组时间,指一段时间内一组人围坐在一起参加活动)随便插话、私下说话,后果就是离开圆圈;把书撕坏了,后果就是用胶带再把书粘好。美国老师要求孩子承担后果时,很少吼叫,更不会打骂,音量适中,语气正常,但是态度异常坚决,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更不会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一笔带过。所谓,爱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边界。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