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即“情商”,是一种心灵力量,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籍里提出的。
简单说来,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EQ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包含了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如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感受别人的感受,包括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也可以说,EQ是一种做人的道理。
戈尔曼在书里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研究者请来一批小孩,把他们一个个带进房间,告诉他们:“这里有棉花糖,你们可以马上吃,但如果你们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才吃,你们可以得到双份棉花糖。”他说完走了。有一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里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几分钟,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决心等研究者回来。实验的结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长大后比较能适应环境、比较讨人欢心、比较敢冒险、比较有自信、比较可靠;那些要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克制自己,他们的EQ比较低,长大后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低。
EQ的概念其实是探讨人生的成功,除了IQ(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之外起作用的其他因素。丹尼尔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IQ的作用只占20%。也就是说,IQ可以是人类成功的指数,但并不是惟一的,也( )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