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莉,美国硅谷华裔高级工程师,因把三个儿子送入哈佛,被称“哈佛妈妈”。
我儿子两岁半时,我们就开始送他去幼儿园了。男孩的发育本身比女孩晚,语言的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要比两个姐姐两岁半时表现稍差些。
记得他第一次向我提要求,是要一个黑黑的加白白的吃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这个“黑黑的加白白的吃的东西”是什么,但我到处去打听,后来从我一位嫁了美国人的朋友那里我知道了,那叫“奥利奥”。下班后我赶快去买了,并带了回家。儿子搂着我的脖子,亲着我的脸颊(jiá)说:“妈妈,我仅仅是说一下而已。”儿子的高兴真是无法形容。
又有一次是儿子说学校要演出,想让我去。像很多家长一样,我就问儿子,你有没有领唱啊,有没有领演啊,站在前面,还是站在后面啊,当什么成要角色了吗?儿子说他和几个小朋友站在后面。我想,儿子在这个演出中既没有特殊的位置也没有特殊的角色,也就是说,这不是儿子很重要的一场演出,我去不去都可以。过后,儿子在不同的时候又问了我三四次,说演出12点开始1点结束。我说我争取去。到演出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儿子还问我能不能去。我说妈妈会去。晚上临睡前,儿子还可叮咛我说明天学校见,然后就安稳地睡了。
第二天我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忙,非常用心地给公司干活,去看儿子演出的事一点儿也没忘,只是手中的活拖着做不完,想要做完再去。最后活是做完了,我也去了,找到演出的地方,刚刚坐到凳子上喘了一口气时,演出结束了。我看着几子走下来,仰着头看着我,两眼充满了泪水说:“妈妈。我一直在找你。”这个景象,十几年来我一直忘记不了。
作为家长来说,我们希望孩子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希望他比其他十个人都突出,比别人强,实际上,这些想法,是为了我们家长自己感觉良好,但并不是孩子的想法。我们做事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孩子在那儿演出是为了给( )看,不管他在什么位置,演什么角色,他都是怀着一颗期望的心情,想让我们看到他,为他鼓掌,为他自豪。我们却怀着那些自私的想法,最后伤着的是孩子。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