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哈洛针对恒河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哈洛把自己制作的两只“母猴”放进一个大笼子里。这两只母猴,一只母猴由铁丝网制成,腹部上方有个钢制的“乳头”,供幼猴吃奶;另一只母猴由厚纸筒套上绒毛布巾制成,体内还安装了一个灯泡,但没有“乳头”,吸不到任何奶水。而后,哈洛把一群刚出生的恒河猴放进笼里。
实验助理记录下了幼猴刚开始时的反应:它们一边尖叫,一边撞击着笼子,情绪极不稳定。几天后,幼猴知道母亲不会出现了,便把感情转移到绒毛母猴上。它们会趴在它胸前,用身体蹭(cèng)它,抚摸它的脸,轻咬它的身体。当然,如果幼猴肚子饿了,会跳下绒毛母猴,来到铁丝母猴面前,吸取乳汁,吃完后再迅速回到绒毛母猴的怀抱。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mì)乳汁,但是孩子还是会爱着母亲,因为他们的脑海里还有被爱的记忆。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
如今,哈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认同。婴儿在医院里都会有专人负责抱,事实也证明:如果没有肌肤接触,婴儿几乎活不过六个月;即使勉强活过了,以后也会反应很( ),常做噩(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