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那个严寒的冬天,黄越城带着几位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上海知青,进入原始森林的深处去“观光”。
为了躲避一只受惊扰而突然从冬眠中醒来的暴跳如雷的熊,他们在惊慌中拼命奔逃。等黄越城喘着大气停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成了孤身一人,而且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
干粮断绝两天之后,黄越城疲惫地走进了一片低矮而密集的橡树林,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同时,心中也升起了生命的希望: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黄越城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但遗憾的是,树上的橡子大部分已被鸟儿或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荡荡的壳。黄越城蹲在地上扒开积雪,掘地三尺的搜寻,结果还是一无所获。黄越城绝望地在一棵枯死的橡树旁坐下。一阵紧似一阵的寒风吹得饥肠辘辘(lù)的黄越城一阵紧似一阵的颤抖,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绝望中,对生命的渴望使黄越城又做着最后的努力,他用匕首剥刮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驱散严寒的篝火。就在这时,意外的惊喜发生了:被剥去树皮的光溜溜的树干上出现了许多小洞,每个小洞中都镶嵌着一粒饱满成熟的、珍珠般闪亮的橡子!黄越城近乎疯狂的用锋利的匕首在小洞上挖了起来……真是大自然的恩赐,每个小洞都是鬼斧神工,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同样大小的橡子。干枯的橡树皮和橡子壳在篝火中欢快地跳跃,映红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黄越城用烤熟了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然后依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终走出了原始森林。
黄越城回到了连队后,同伴们听了黄越城的奇遇都感到很惊奇。橡子是从哪来的呢?这个迷也从此在黄越城的内心深处沉淀下来,久久没有解开。
后来,黄越城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才知道救了自己生命的不是任何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 )。专家说,( )与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鸟类和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储藏食物过冬,为了不使储藏的食物被其他鸟儿或动物抢掠和盗走,它便在树干上( ),然后把食物储藏在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