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华,乒乓球运动员,著名教练,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也许是出生在名人家庭,蔡振华的儿子蔡意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在生活方面总喜欢和别人攀比。
上小学的时候,一天蔡振华开车去接蔡意,蔡意突然对蔡振华说:“爸爸,我有好几个同学家里有林肯车,我们也换一辆吧。”蔡振华严肃地对他说:“爸爸没有钱,车不是想换就换的。”蔡意惊奇地问:“没有钱,到银行去拿不就行了吗?”
儿子的话让蔡振华陷入了沉思,他这么小就学会了享受和攀比,不知道劳动的艰辛和金钱的来之不易,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纨绔(wán kù)子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蔡振华决定对孩子实行矫正,培养他坚强意志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蔡意在寄宿制学校上学,每周回来一次,以前都是蔡振华夫妇开车接送,每周还要去学校看他一次,给他送些好吃的。但自此以后,中途不但很少去看了,而且也不再开车接送,而是让蔡意自己骑自行车或挤公交车。
以前,蔡振华夫妇给儿子买衣服都挑贵的买,甚至买名牌,现在却是几十元的衣服。一次,蔡意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妈妈黄胜到外面补好后让他继续穿。蔡意不肯穿。但黄胜只拿这件裤子给他换,最后他只得穿上了。
此外,蔡振华夫妇还严格控制蔡意的零花钱,压岁钱也替他掌管,然后有计划的给他。
蔡意上初中后,每年暑假,蔡振华都让蔡意去江苏乡下的亲戚家生活一段时间,让他与农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劳动,亲身体验“汗滴禾下土”的道理。回到北京后,蔡意感慨地说:“比起农村的小朋友,我真是太( )了!”
渐渐地,蔡意变得懂事了,变得简朴了,变得有爱心了。他经常和农村的小朋友通信,谁遇到困难,他就主动把自己的衣服、文具和零花钱给他们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