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在上海闸北区有一家水果店,店主姓于。
一次,于老板从山东莱阳运过来50篓梨,谁知,这些梨运来后就开始一篓篓烂掉。于是,于老板便把那些烂梨扔到店外。
没想到,水果店对面的一对儿夫妻竟然利用他扔掉的烂梨,变废为宝做成梨膏糖,开了家梨膏店而发了家。
于老板眼红了,但又不敢怎么样——因为梨膏糖已经做了慈禧太后的贡品,被官家保护起来。
于老板不肯就此罢休,便在一张纸上写了“天知道”三个字,趁着黑夜偷偷贴到梨膏店的大门上。
第二天早上,梨膏店的夫妻俩自然看到了这三个字,知道是对方捣乱。但他们并不生气,丈夫反而高兴地说:“我正愁给梨膏店起个字号。没想到,今天竟有人给送上门来了。“我家的梨膏连老佛爷都吃过,的确是‘天知道’。我就用这个字当招牌好了。”
就这样,“天知道”就成了梨膏店的招牌。当这个招牌挂出去后,梨膏店的生意自然越来越好了。
于老板见自己骂人不成反被人利用,就更生气了。于是,他又趁着黑夜在梨膏店的大门上贴了一张纸,上面画着一只M,羞辱对方。
第二天早上,夫妻俩打开店门后,自然看到了这只M。
这一次,夫妻俩依然没有生气:“梨膏糖能止咳,能延年益寿,M也长寿,咱们就用M当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