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正,家庭教育专家,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其利用“玩学习”的方法,把三个女儿培养成名牌大学博士。
我的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正是逢上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那个年代,农村穷得很,一天有两顿干饭吃就算不错了。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妻子罗秀珍下地干活去了,小淑华在县一小读书未回,我在家做饭带孩子。我煮了一锅稀饭,另有一小碗上餐的剩干饭。小中静与小中州都争着要吃这一小碗干饭。因为饭不多,平日里小中州的饭量要比小中静大些,小中静是姐姐,姐姐就该让着妹妹一些,依照这种心理,我将这一小碗干饭给了小中州,没有分给小中静。小中静一下子就发孩子气了。她这次发气也不同于往常,满脸不高兴,眼泪直流,离开小饭桌,将筷子一扔,一屁股坐到地上,身子往后一倒,一双小脚在地上乱蹬,一双小手乱抓,其状十分难看,就是一般人称作“撒泼”的行为。我们当地戏称这种行为是“搭虾子”。
我当时还算冷静,没有立即去在那小屁股上打几巴掌,也没有立即去将就她。我让小中静一个人在地上乱滚乱蹬,我则无事一样,让小中州自个吃饭,不理她,我也盛来一碗稀饭,自个吃。结果,小中静在地上乱蹬乱滚了几分钟后,见没人理她,就不乱蹬、不乱滚了,静静地躺在地上哭。哭了几分钟后,还是没人理她,她不再哭了,眼睁睁地躺在地上。躺了几分钟还是没人理,她就悄悄地爬起来自个出门去玩去了。
但我心里却没有平静。小中静的这个性子不教育过来,任其发展下去,将来成人以后,就不得了。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育呢?我决心动点脑筋,专门“备”一次课,让小中静尽快地改掉这个坏毛病。我整整想了一个星期,我设计了一套又一套的“教案”。我担心“武化教育”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觉察的心理损伤,比较认同说理教育。确定要“文化”处理的基本想法后,我在头脑里进行了几次虚拟“演习”。我设想,如果不选择在小中静乱哭乱闹的时候讲理,而是选择在她的气完全消了的时候和小中静来讲理,情形会是怎样呢?经过认真思考后,我以为这是最有可能进行说理教育的时机。
在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拿出4只苹果来,让小中静、小中州一起坐在小饭桌旁,先给她们一个人削一个苹果。然后在她们俩高高兴兴吃的时候,在小中静没有想到的情形下,有意识地给她们“讲课”:“静静、州州,你们听爸爸说,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事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如果讲得有道理,爸爸妈妈绝对不会让你们不满意的。但是,一定不准乱来,一定不能乱吵乱闹。静静,你听着,一定不能‘搭虾子’,‘搭虾子’很丑,以后不再‘搭虾子’,你能做得到吗?”静静自然听得出主要是为了上次“搭虾子”的事,这时她( )会直觉地感到爸爸完全是为了她好,而且上次的事已时过境迁,这时再也没有输面子的感觉,她嘴里又正嚼着爸爸刚削的苹果,自然只有点头了。
我当时觉得,我的这次“课”上得非常成功。此后,小中静仅仅只重犯过一次,就彻底改正了这个坏毛病。这说明,小中静通过这种教育,自我克制能力已大大增强了。当时,我还将此视为自己取得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同时,我自己也从此悟出了一点教育孩子的大道理:选择好说理时机,是给孩子进行说理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