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中国内地女演员,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文章来源: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曾看过一期综艺节目,胡可谈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她也像是很多家长一样,有了二胎后,因为哥哥年龄比较大,担心他没轻没重,会伤到弟弟。于是,她经常教育哥哥:“你是老大,要多让着弟弟,要保护弟弟,不能欺负弟弟。”两个孩子抢玩具,她会让哥哥让着弟弟;两个孩子起矛盾,她会教育哥哥要懂事。
但渐渐的,她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
有一天,她发现哥哥狠狠掐了弟弟,在她批评完哥哥以后,哥哥绕到弟弟餐椅后面说了一句让人愕然的话。哥哥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
孩子心底真实的想法,让胡可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在她怀孕的时候,哥哥天天期盼着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每天起来,还要亲妈妈肚子一下。但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在传统思想里,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老大就应该保护老二,难道不是吗?但是,这一次说完这句话后,胡可看着哥哥抗拒、愤怒的眼神,她后悔了。她自以为很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实际上却忽略老大的感受,她以为自己是个称职的妈妈,实际上她不是。
明白了这些以后,胡可尽可能用对( )不对( )的方式,真正公平地处理兄弟俩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对哥哥要求:“你是大的,应该让着弟弟。”
慢慢的,她发现,两个孩子都变了。
有一次,大的抢了小的玩具,小的立马开始大哭。但当他发现自己哭了以后,没人理会,就拿起另一个玩具玩了起来;而在弟弟找其他玩具的时候,哥哥一直看着,然后他把自己抢的玩具,还给了弟弟。更重要的是,哥哥对弟弟不再那么抗拒,甚至还会主动照顾弟弟——两个人都学会了平等尊重、和睦相处。
看到这一幕,胡可觉得暖心极了。
实际上,一味让大的让小的,伤害的是不只是大的。有位网友说,在她小时候,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发生矛盾后,不管是自己对还是错,大人看见了,都会训斥哥哥姐姐们。最开始,她很得意,为所欲为。但渐渐地她发现,哥哥姐姐们都不愿意跟她玩了。不管她怎么讨好哥哥姐姐们,他们都不再理她。一次,无聊的她捡起石头朝楼下的住户房顶扔着玩。一次两次,楼下的人忍了。第三次的时候,人家气不过,被人很狠揍了一顿。奶奶气不过,和人家理论说,孩子小不懂事。人家反驳了一句话:小孩儿不管,永远都不懂事。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仗着自己年龄小干混事了,因为她忽然开始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为你年龄小让着你。
所以,大的让小的,应该是孩子心甘情愿的主动选择,而不应该是大人的强制要求。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讲究兄友弟恭、爱护幼小,但是这种谦让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不是被迫。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