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家庭山,即老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儿童阅读师资级指导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猜猜看网站“家庭山故事网”站长,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家庭山”(ID:jtshancom),微信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
家庭山近期看了陈亦权写的一个小故事《找到那把度己的“伞”》,有点小感悟。
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唐代著名高僧黄蘖(niè)禅师一次带小徒弟外出办事,随身带了两把雨伞备用。途径路边一家馆子吃饭时,闻听一个小伙子说,自己不需要带伞,因为总有善良的人会借伞或分一半伞给他遮雨,这样他就没有累赘,就很轻松。黄蘖禅师当时皱起眉头。后来赶路时,果然下起雨来,也碰巧又碰见那个年轻人。年轻人看到师徒俩,就大喊:“禅师,佛法说普度众生,你能分一半伞帮我遮雨度我一程吗?”黄蘖禅师却拒绝了他,说:“我不能度你,你淋雨了是因为你没有带伞,你想要有伞可度就不能找人,而要自己找伞!”说完,师徒俩就走开了。小徒弟很纳闷,就问师傅作为出家人,为什么不慈悲为怀帮助年轻人。黄蘖禅师笑了笑说:“你没看出来吗?我( )给他最大的帮助。我虽然拒绝了他,但其实我是教会了他,一切只能靠自己,不能指望和利用别人的善良。我们确实应该慈悲为怀,但我们更应该维护善良的尊严。”小徒弟恍然大悟。
那么,家庭山看了这篇短文后,也有所悟。
首先,年轻人既然能下雨天不带伞而借到伞,说明所处时代环境清明人心向善。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的善良友好却容易导致个别人不劳而获的惰性。好在,年轻人遇到了黄蘖禅师,给了他当头棒喝,促其自力更生。其所谓:帮不如不帮,不帮即是帮。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下社会人心不古乏善可陈,似乎也有其好处,可以激励每个人都自食其力,不要有什么痴心妄想。
其次,家庭山是搞家庭教育的,自然这里面要说说管教孩子的问题。其实,年轻人就是一个孩子,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正如孩子的家庭环境,都是非常优渥的。不过,这种太过舒服的环境,却因为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甚至是恶性,而不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时候,就需要黄蘖禅师这样的家长出现——不是给予孩子应有尽有的帮助,而是尽量不帮不助,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那把度自己成才的“伞”。而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不要太勤快,不要太心软,不要太善良。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