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948),现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一天晚饭过后,他在校园内散步,碰到一名班里的学生。
这名学生一脸怒气。他告诉朱自清,自己在一家百货商店买了一支价值不菲的钢笔,回来后却发现是坏的,墨囊里甚至还留有墨水的残渍,显然被人用过,于是就拿着钢笔去百货商店换货。没想到,店员非但没有给他换,还把他赶了出来。“等会儿我还要去,再不给我换,我就把店砸掉!”学生愤愤地说。朱自清摆摆手说:“我和你一起去吧。’
来到百货商店后,朱自清示意学生不要说话。商店里有不少顾客,朱自清走到一名店员身旁,客气地说:“请借一步说话。”店员刚好忙完,便带着他们走到一旁,礼貌地问:“请问有什么事情?”朱自清拿出钢笔,说明了原委,店员听后连连致歉,立刻给他们换了一支新的钢笔,还送了一瓶墨水作为补偿。
出门后,朱自清问学生:“前后两次,差别为何如此之大?”此时,学生羞红了脸,其实他早就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第一次去百货商店的时候,他抱着“讨伐”的态度,觉得自己理直就应该气壮,所以说话毫不客气,而且丝毫没有考虑这可能造成的( )面影响,情绪是会感染的,店员一时心急,态度不免也有些生硬,结果自然令人不快。而第二次朱老师态度和气、有礼有节,古语有云“礼尚往来”,店员当然以礼回应,并感念他的用心(没有吵闹给商店造成不良影响),事情最终得以顺利解决。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