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周国平的故事之交际自控兴趣沟通批评—小孩偷东西为什么不宜打击

点击:1002


周国平1945-,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


我从小好静不好动,也不善于交际。这一点像母亲,她非常喜静,可以一整天不出门,一整天没有一点声音。

小时候去做客,大人们常常夸我乖。我真是够乖的。我的乖一开始可能源于怕羞,因为怕羞只好约束自己,后来却更多是因为受大人们夸奖而自我约束了,竭力要保持他们眼中的乖孩子形象。

不过上小学时,我偷过同学的东西,共有两次。

一次是偷玩具。一个男生把一件玩具带到教室里,那是一只上了发条会跳的青蛙。看着他玩,我羨慕极了,我从来不曾有过这样可爱的玩具。我想象如果我有这只青蛙,该多么幸福。这种想象使我激动万分,终于在一天课后,我从那个男生的课桌里偷走了这只青蛙。回家后,我只能藏着偷偷玩,不久就把它玩坏了。

另一次是偷书。班上的同学把自己的图书凑起来,放在一个箱子里,办起了一个小图书馆。我从中借了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男孩,甚至把苍蝇包在包子里给人吃。我一边看,一边笑个不停。我实在太想拥有这本有趣的书了,还回去后我又把它偷了出来。

现在我交代自己童年时的这些“罪行”,并不是要忏悔。我不认为这些“罪行”具有道德含义。我是在分析童年时我的内在状态。作为一个内向的孩子,我的发展存在各种可能性。如果一个孩子足够天真,他做坏事的目的是很单纯的,兴奋点无可救药地聚焦在那件事上,心情当然紧张,但 罪恶感。

我庆幸我偶尔的不轨行为未被发现,否则必然会遭到某种打击和羞辱,给我的成长造成阴影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