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晓刚是是位急性子男孩,平时做事情,很容易火烧火燎,甚至常常惹祸。
比如,同学在楼下等他,他常常是鞋带还没有系好就往外跑。再比如,前不久班里大扫除,全班同学都要擦玻璃,晓刚竟然往窗台上跳,然后一不小心,一块玻璃被他踢碎了。本来劳动是好事,但是由于晓刚做事冒失,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一通。就在前两天,晓刚还因为和隔壁班的同学开玩笑,把对方胳膊打伤了,结果赔了医药费。
晓刚父母说,这孩子总是风风火火,做事快是快,就是不够稳重,很容易弄巧成拙。
下面来看看如何让急性子的孩子慢下来。
1、摒弃家长的思维误区。首先,慢下来不等于磨蹭。磨蹭是动作上的拖延、迟缓,是心不在焉,是逃避拒绝。而慢下来则是一种对所从事的事物的投入、品味,是发自内心的从容和享受。其次,“慢下来”不是没有进取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太强或太弱均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而“慢下来”不但能让我们拥有恰当的成功动机,同时更能让孩子看清楚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所追求的目标是否合理。此外,“慢下来”不是不努力。急叨叨地去做一件事,可能并没有考虑清楚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正确的方法;而“慢下来”能让孩子更全面地看待自己要做的事情,从而使得做事
效率更加提升。
2、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虽然一心多用可以提高做事情的速度,但是却剥夺了做事情的体验。因此,要教育孩子改变只看重结果的思维方式,学会在过程中体验快乐。比如,养成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的习惯,使孩子提高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从中感受更多的快乐,养成不急于求成而是慢慢享受过程的性格。
3、生活习惯训练慢下来。很多学习习惯是可以先从生活习惯入手加以训练的。比如,教育孩子吃饭时,不再狼吞虎咽,而是能细嚼慢咽;说话时,不再提高嗓门,嗓门常常和说话的频率成正比。同时鼓励孩子调整说话的表情,学会倾听对方,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说话速度就降下来了。再如,平时走路也不一定总是健步如飞,而是能做到四平八稳,让孩子( )留意路边的风景,多感受自己的肌肉反应,这均可以让脚步慢下来。当“慢”的习惯在生活习惯中建立时,孩子的整个生活学习节奏也会不知不觉地放缓。
4、教给孩子安静的方法。让孩子每天做一两小时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小练习,时间不用很长,五分钟即可,长期坚持,却能让孩子安静稳下来。比如,选择一种自由的、轻松地坐姿,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调整好呼吸,深深地吸气、吐气,同时唱诵或者念出这个语音,让“0”自然地从心底发出,然后慢慢转到“M”音上,让这个声音延长并通过整个身体和头部,让身心完全地放松。再比如,让孩子学习钓鱼,在等待过程中学会慢下来。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