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青青是个听话懂事的小女孩,但妈妈有一些担心。原因是孩子做什么事情,常常缺少主见。
比如,前不久班里组织春游活动,青青最初报的是演唱小组,但当她的一个好朋友报了烹饪组后,青青也跟着报了烹饪组。妈妈其实知道,青青一直最喜欢唱歌了,她这么做,并不是真正喜欢做饭,就是因为好朋友报了烹饪组。另外,大家一起出去参加活动、制定规则的时候,青青也基本上都是追随者,总是默默地跟在别人后面,不声不响的,还经常被人忘了。
平时,青青对自己事情的安排,也是显得犹犹豫豫的。当和他人的意见冲突的时候,总是附和、屈从、迁就他人,常常就是“随风倒”,缺乏主见。妈妈很担心这样的性格,会给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先来看看孩子缺乏主见的主要原因。
1、家长过度代劳,孩子依赖性强。有些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口渴了,水早已提前凉好;吃水果,削好皮,切成了块;睡觉前,第二天要穿的干净衣服已经摆放在床头……孩子想尝试着做一些事情,但是家长担心影响了孩子学习,或者觉得孩子年龄小做不好,还是代劳比较好。如此一来,孩就自然形成了依赖心理,遇事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凡事都等着别人做决定,自己追随。
2、家长过于强势,孩子被动接受。过于强势的家长,常常会将自己的意愿凌驾到孩子头上。有些家长在语气上就很强势,平时不是用商量的口气,而往往用不容置疑的、命令式的口吻命令孩子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还有一些家长,语气上不强势,但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总是替孩子做主,剥夺了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3、家长过度担心,孩子无奈弃权。还有的家长放权不彻底,一开始可能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当孩子做出选择后,却以一番大道理否定了孩子,还美其名曰“为孩子着想”,诱导孩子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渐渐地,孩子感觉反正自己说了不算,也就放弃自己的意见了。
4、孩子缺乏信心,不敢自作主张。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做事容易没有主见,依赖性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伙伴的认可,希望伙伴接纳自己,但由于做事没有自信,他们害怕自已做事时出现过失而引来同伴的嘲笑,因此不敢自己拿主意;有的孩子怕自己的主意得不到伙伴的认同而曲意迎合,所以表现得“随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恰恰都是孩子在为人处事时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再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性。
1、交给孩子选择机会。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让他在一定的范围内为自己挑选商品:外出游玩,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自己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甚至在一些日常生活中,比如吃饭的时候,愿意选择什么样的餐具等,让孩子练习自己选择,增强他们的主动性,进而培养主见意识。
2、营造民主家庭氛围。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段,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上有渴望独立的意愿后,家长避免以强势的语气命令孩子,或者以替孩子着想做主的态度对待孩子。只要大的原则把握住,家长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日常生活中凡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情,要多用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主见的能力。
3、教会孩子敢于拒绝。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敢于说“不”。同时,也要学会( )拒绝与自己计划冲突的事情,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快。
4、鼓励孩子避免打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欣赏孩子,对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要及时给予反馈表扬;对于孩子缺少信心、退绪的事情,要及时地理解孩子的感受,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做失败的事情,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想要做好的愿望,同时给予信任,不要嘲讽或者打击。父母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当孩子不那么害怕失败时,就自然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当孩子有了信心后,主见性也就随之提升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