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双双的故事之交际上进自信表扬批评—孩子好嫉妒怎么办

点击:591


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双双和优优从上幼儿园起就是好朋友,如胶似漆的友谊令很多人羡慕。但是最近,双双和优优却很少在一起了,两个人见了面也别别扭扭的。

起因是,最近考试,原本成绩一直在双双后面好多位的优优,竟然通过努力,赶超了双双。发试卷那天,双双感到自己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优优比自己我绩好。放学后,当优优很开心地与双双打招呼,叫她一起回家时,双双却冷嘲热讽地说:你说话声音能不能小一点,像大街上的破喇叭!优优没有想到双双这么说自己,但是她还是大大咧咧一笑,没有当回事。

但是接下来,双双却找茬不断,有时候回到家还会在妈妈面前说优优的诸多不是。终于,优优忍无可忍不再搭理双双了,双双心里又特别痛苦。

嫉妒俗称为“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爱嫉妒别人的孩子,内心会很痛苦,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进而使得人际关系糟糕,也并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

先来看看导致爱嫉妒的原因。

1家庭环境紧张。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成员之间互相猜疑、互相鄙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得孩子容易升起不恰当的竞争心,在孩子的心目中,会觉得如果不超过别人,就是被攻击的、不安全的。这会导致他们在与别人相处时战战兢兢,时刻提防着会被别人超过,因此受伤。这种不安的心理也是嫉妒心的重要情感体验。

2家长溺爱骄纵。在溺爱的家庭中,家长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觉得无论什么事情,自己理所应当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但是到了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不可能处处与自己为中心,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到非常失落,进而对超过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对象产生嫉妒。

3家长攀比心态。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为了激发孩子进步,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你看某某比你优秀,你还不努力就被抛下了。”“某某比你成绩好!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产生他好我不好的心理。孩子为了争夺关注和赏识,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4孩子过于自卑。自卑心理源于与别人不合理的比较,它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将自卑心理引发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归因使他们努力寻找机会排斥、诽谤,甚至攻击别人,从而滋生嫉妒。

再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嫉妒的泥淖。

1家庭成员避免相互攻击。家庭成员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当着孩子的面揭对方的短处甚至谩骂对方,在背后议论别人、嘲笑别人的短处,这些都是极为错误的举动。家长要千万注意,不要给孩子做不好的榜样。

2正视自我多做纵向比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要鼓励孩子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在作比较时,要多回到自身,鼓励孩子多纵向比较,比一比今天的自己有没有比之前的自己有进步,以便增强自信、提升自我;而如果总是拿孩子与别的 孩子横向比较,则会因为差距而滋生嫉妒。此外,家长还可以帮孩子分析一下嫉妒的对象,其实也是有缺点和不足的,并非是完美的。反之,自己也是有长处的。自己要做的的就是扬长避短,获得进步就是胜利。

3拓展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帮助他们培养和发展健康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从而去消融孩子内心的嫉妒和。当一个孩子的目标远大时,认为世界很大时,他就不会只是将输赢得死盯着眼前的人和物。而嫉妒心实际上最容易发生的对象,就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孩子视野和心胸一旦拓展,就会很大程度上消融了嫉妒心。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