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洋洋是同学心目中的佼佼者,从小到大经常做班长,同时也适应了班长这个角色。但是今年开学后,班里重新选班干部,洋洋一票之差没有竞选上班长。
从班长的位置上掉下来,洋洋心里很难受,从此情绪低落,像泄了气的皮球。妈妈说,好好努力,以后还有机会。但是洋洋却提不起心劲来,觉得是老师同学不喜欢自己了,同时觉得自己好差劲。
因为这次班长的变动,洋洋的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习惯了当班长的他,好像已经很难适应当一个普通学角色了。
一般而言,当人面临挫折变化时,会感到不做所错、内心压抑、焦虑不安,这些心理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面临一些变化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体谅到孩子的内心反应,并且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生活,避免孩子生活得消极悲观,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适应变化的能力呢?
1、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能随时接受变化的心理。对于社会生活而言,“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永恒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头脑中确立随时迎接变化的观念,我们才能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化解。当面对变化时,作为父母要积极调整,增强抗挫折能力,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另眼相看,引导孩子从变化中寻找积极意义。无论变化多么令人不快,但是它们对生活中的勇于进取者都有“机遇价值”。在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变化带来机遇的事情,也可以多与孩子去发现变化中的好处。拿案例中的洋洋落选班长的事情来说,换个角度看,自己不当班长时可以向别人学习当班长的艺术,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总之,变化中孕育着很多机会,要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机会,形成一个乐观的思维,促进健康成长。
3、积极行动,鼓励孩子树立新目标实现新价值。要鼓励孩子积极地去想办法适应现在的状态,问问自己,现在这种状态下,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果想不明白,可以看看周围做得好的人在做什么,然后选择一两个方面行动起来。一旦孩子由思想转化到行动上时,注意力就( )转移,就会很快建立新的价值感,内心的焦虑和挫败就会降低很多。比如案例中的洋洋,要尽快适应作为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从学习或兴趣爱好尤其是特长等方面获得成功和自信,避免无事可做而长时间沉溺于做不了班长的负面情绪中。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