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玥玥妈妈最近很为一件事情感到烦恼的,那就是她发现女儿放学后,经常与男生结伴回家。
玥玥妈妈旁敲侧击地问过玥玥,玥玥说以前和她同路的女孩最近生病了,才单独和男生回家的。可是几天过去,玥玥妈妈发现,同路的女孩虽然又出现了,但是身边的男生并没有消失,有时候是某个男生,有时候是几个男生。玥玥妈妈还发现,玥玥见到邻居的男孩会很不好意思,但是妈妈有时候给邻居带些东西,玥玥又会很乐意去送。而且,玥玥妈妈偷偷地听玥玥与好朋友之间的聊天,经常会提到某某男生帅气、某某男生优秀等,有时候还会谈论到某男生某女生关系暧昧之类的话题。
其实,关于青春期孩子喜欢和异性交往的心理,玥玥妈并不陌生。但是轮到自己的女儿,玥玥妈妈还是担心女儿会因为处理不好与异性的关系,而影响了学习。
先来看看青春期异性正常交往的好处。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发,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会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相互接触、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这是非常工常的心理现象,是孩子们美好情感的流露。父母们应尊重孩子这份美好纯洁的心境,不要轻易闯进去惊动他们,切勿用恶言恶语玷污少男少女的情感领域。
1、异性友谊有助于个性全面发展。正常的异性交往促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孩子,比性格孤僻的朋友或者只有同性朋友的人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更稳定、情感更丰富、自制力更强、人生动力也更强、心理更健康,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
2、异性友谊有助于性格特质互补。一般来讲,男性有豪气、大度、勇敢、冒险、粗犷等特点,女性有温柔、贤惠、细心等特点。而优秀的性格特质,应该是既兼顾男性的优秀品质,也兼顾女性的优秀品质。异性交往使得青少年能够有机会学到彼此身上的优点,进而优化自己的性格。
3、异性友谊有助于激发创造能力。任何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都有心理上的异性效应。俗话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异性效应的体现,指的是较之只有同性参与的活动,在有异性参与的活动中,参加者会感到更愉快,完成任务也更起劲,更出色。青春期孩子对异性交往的渴望,大部分并不是对爱情的渴望,而是成长过程中正常渴望接近异性的心理。当孩子能够体验到与异性交往的愉悦感,会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再来看看异性交往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过于拘谨。青春期女孩在与男同学交往中,要尽可能大方自然。应该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男同学正常交往,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
2、过分随便。虽然男同学间交往不要过分拘谨,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更不能过于亲昵,避免轻佻。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不能与男同学乱开玩笑。自尊自爱的女生,才更能得到异性的尊重。
3、过分冷淡。尤其是女生,在与男同学交往时理智从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或者高傲,避免伤及对方的自尊心,给别人留下孤芳自赏、不可接近的印象。
4、着装暴露。尤其是女生,在异性面前衣服穿着忌过于暴露,而要穿着大方得体。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尊重,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最后来看看异性交往时的女生安全问题。
1、不要与异性单独相处。这里所说的异性,不( )指同龄人,而是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异性。比如,避免青春期女孩与男性家庭教师单独相处;不能轻易去男同学家;走在路上不要和任何陌生男人搭话,等等。因为单独和异性相处,可能误导对方产生非分之想。但这并不是说要将某位异性理解成坏人,而是女孩子需要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
2、不要轻易跟男人外出。很多的性犯罪,都是亲人、朋友、同学、或者是父母的同事等熟人造成的。因此,如果有异性提出要带女孩子单独到一个地方,一定要让女孩子学会拒绝。另外,告诉孩子,当有异性抚摸孩子身体时要立刻离开,并告诉家长或设法报警。
3、不要和陌生网友交流。青春期的女孩渴望被理解,很多心怀回测的异性会通过网络装扮成善解人意的大哥大叔,通过关心的语言打动不谙时世的女孩,诱骗女孩感情、钱财。因此,一定要提醒青春期女孩,不可以轻易相信网络上认识的陌生人,更不可以单独约会。
4、不与异性到酒吧舞厅。过于暧昧的灯光和音乐会使得女孩与异性相处的风险增加,而且这些场所人群也更为复杂。有些居心回测的人会趁女孩不注意的时候,在饮料和水中下药等,使女孩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女孩子一定要避免与异性同去酒吧或者歌舞厅。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